和大家分享体验 HomePod 将近一个月的详细心得

HomePod 第二代在今年初卷土重生,用比前一代便宜一咪咪的价格,重新在市场上推出,虽然在外观设计上,看起来没有什麽太大改变,但以一颗智慧喇叭来说,评测 HomePod 的这段期间,让我体验到不少智慧家居的美妙,而究竟这次 Siri 有没有变聪明?HomePod 的音质有没有变好?有兴趣的人一起来看开箱吧

外观快速看

HomePod 共推出午夜色、白色两种颜色,外观和前代没啥太大改变,顶部的触控面板和前代相比,稍微凹下去了一点,但拿起来依旧蛮沉的,重量约为 2.3 公斤。底部有环绕五个波束成型高音喇叭,和四个麦克风(嗯对,HomePod 的高音喇叭从第一代的七个变成五个,麦克风也从原本的六个,变成四麦克风阵列)

底部改为平面设计,但 J 个矽胶材质和白色真的难顾,怕脏的人可以选午夜色比较不担心

电源线也改为可拆式的设计,想移动 HomePod 位置时会更加方便

喇叭整体一样采用透声网状织物打造,午夜色 HomePod 采用的是 100% 再生塑胶,白色 HomePod 所用的网状织物则使用了近 30% 的再生塑胶

HomePod 要如何配对

HomePod 的配对方式非常简单,将 HomePod 接上电源,等待开机启动音效,和 HomePod 顶部出现闪烁白光後,接着,再将已解锁的 iPhone 或 iPad 移动靠近 HomePod,依照系统的指示一步步设定,就能快速配对完成。而且,如果同时把两颗 HomePod 一起配对,还能直接设定成立体声喇叭组,配对过程简单流畅,就是苹果产品应该会有的样子♡

但要注意的是,在和 HomePod 第二代配对之前,必须确认 iPhone 和 iPad 已更新到 iOS 16.3 与 iPadOS 16.3 或以上版本,且手机和平板中,都必须要有「家庭」和「音乐」这两个 App,且记得要将 iPhone 或 iPad 先连上 Wi-Fi 才行

Siri 有变聪明吗?

在使用 HomePod 这几周的期间,我几乎每天在家都会跟 Siri 说话(怎办听起来好边缘),HomePod 之所以会给我「不只是个智慧喇叭」的感觉,我想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 Siri 的关系

这阵子我把 HomePod 摆在房间和客厅,然後狂问 Siri 一些简单的问题,例如:现在几点、这周五有啥活动、外面风大吗、帮我设个闹钟之类的,即使 HomePod 的麦克风减少为四个,但 Siri 的反应速度依旧灵敏,也不会因为我在房间的角落,或是躺在床上时,就侦测不到「嘿 Siri」的指令

另一个会频繁用到「嘿 Siri」的状况就是播歌时,测试下来,Siri 接收指令後的正确度都还蛮高的,只不过偶尔挑到英文歌名的曲目时,Siri 播的,可能和你原本想的那首不同的就是了,不过至少我和 Siri 说:「播放国蛋的最新专辑」时,它很快就会回应:「马上为你播放国蛋的 GDNA」,有没有变聪明这答案很见仁见智,但在播放音乐的领域,私心认为 Siri 已经够聪明了。哈但如果你问 Siri 一些比较进阶的问题,Siri 就会请你打开 iPhone 查看更多资讯,或是直接说做不到 🙂

厉害的智慧家庭功能

*声音辨识*

讲完 Siri,接下来就不得不提 HomePod 的智慧家庭功能,例如,可以透过 Siri 设定居家智慧自动化功能,或是在辨识出家中有烟雾 or 一氧化碳侦测警报声时,即使你不在家,也可以马上在 iPhone、iPad 或 Apple Watch 上收到通知(不过前提是家里要有安装支援 HomeKit 版本的烟雾警报器)

*内建温度与湿度感测器*

此外,这次 HomePod 也有内建感测器,能侦测并告诉你目前房间的温度和湿度,但实测了一阵子下来,我觉得这个温度不是说非常精准的那种,因为有几次明明房间超热,但从家庭中看到的温度一直都是 24°C,不过也会大概可提供一个区间(可能 18°C-21°C)让你参考,另外还可以自行设定自动化指令,像是设定当 HomePod 侦测到室内温度 26°C 时,就自动关上百叶窗这样

打造左右双声道的沉浸式体验

这次苹果一口气寄来了两颗 HomePod,刚有说到,如果刚开始在配对时,一次将两颗 HomePod 摆在一起的话,系统会自动问你要不要把这两颗 HomePod 设为左右双声道,把两颗 HomePod 设定为立体声喇叭组後,和用一颗 HomePod 聆听音乐时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

音质表现如何?

虽然这次高音喇叭减为五颗,不过在 HomePod 有有着长冲程低音喇叭,具备 20mm 振幅,内建低音等化器麦克风,搭载全新的 S7 晶片,能够运行复杂的自订调音模型,让 HomePod 能根据周遭环境和播放内容,即时调整音效

这阵子用 HomePod 不断循环播放 Taylor Swift 的《Midnight》,把两颗 HomePod 设成立体声双喇叭组後,听觉感受更丰富,在一些前奏较有节拍感的曲目中,沉浸的听觉体验更明显,有种身历其境的感觉,低音下潜的表现也让我很惊艳

立体声双喇叭组当然不只能用来听音乐,你也可以用 HomePod 来播放 Apple TV 上的音讯,像是在 iPad 上打开 Apple TV,然後再把两颗 HomePod 放在房间的两侧,不用出门(甚至还可以先不用买电视)就可以待在房间舒服看电影,想唱歌的时候还可以用 Apple Music 开唱在房间唱歌 XDDD

「室内空间感测」功能是啥?有厉害吗?

特别再留点篇幅给 HomePod 的室内空间感测功能,可让 HomePod 透过侦测周遭表面的反射声,来辨识喇叭是放在靠墙,或是独立摆放,再藉此调整音质,并利用波束成形高音喇叭阵列的方向控制,分别传递直达声和环绕声。例如:音乐的主旋律会以直达声的方向传递,环绕声则会从周围传来,在听觉体验上,能更有环绕和立体感

还有这些亮点功能:广播、多室音讯

立体声的环绕效果之外, HomePod 还有许多亮点功能可以玩,像是多室音讯、广播,可以在不同的房间中,用不同颗 HomePod 和 HomePod mini 同步播放相同的音乐,另外也能善用广播功能,和习惯整天待在房间的家人传话

依旧强大的苹果生态系

如果你的预算充足,而且生活中用的所有东西都是苹果,而且最近有考虑买喇叭的话,那真的可考虑一次购入两颗 HomePod,除了可以玩到上述提到的功能之外,还可以使用 AirPlay 功能,或将两颗的 HomePod 连到 Apple TV 4K 上来打造家庭剧院,沉浸在杜比全景声、 杜比数位 7.1 或杜比数位 5.1 环绕声的音效中,另外,只要将 Apple TV 4K 连接到支援 eARC 的电视上,再搭配 HDMI 2.1 来用的话,玩 PS5 或 Xbox 时也能更过瘾

不过用来用去,我最爱的还是苹果和苹果装置间的「接力」功能,从公司移动回家里,就可以直接把 iPhone 靠近 HomePod 接续播放音乐,虽然这功能已经不是啥新鲜事,但不费吹灰之力,让歌曲在两个不同装置间巧妙继续播放的感觉还是很棒(温馨提醒:想在 iPhone 和 HomePod 间使用接力,需将 iPhone 更新至 iOS 16.2 或以上版本,且 iPhone 11 後续机型才适用。如果发现接力失败,可以到「设定」>>「一般」>>「AirPlay 与接力」,来查看「接力」是否有开启)

编辑私心得

HomePod 第二代的售价是新台币 9,300 元,和第一代的 9,900 元相比便宜了 600 块,虽然说喇叭和麦克风的数量比前代少,Wi-Fi 的规格也从 Wi-Fi 5 降到 Wi-Fi 4,但总体使用下来,不管是聆听体验、Siri 的灵敏程度,还有智慧家庭的功能都还不错,升级幅度不大但有进步,至少整体的使用过程是很顺畅的,我一直认为苹果很多产品,对我而言都是:没有不会怎麽样,但如果拥有了生活会变得更好(看向躺在床上的 iPad 哈哈哈)

所以如果你问我,该不该买 HomePod,或是 HomePod 第二代值不值得买?我觉得你可以先考虑自己的需求,像是家里大不大,有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一颗(或两颗) HomePod,以及你购买智慧喇叭,最在意的点会是音质、软硬体的整合度,还是智慧家庭的相关功能,如果是音质的话,今天就是要挑一款超爆好听、可用超久的喇叭的话,那可以先不用考虑 HomePod,不过如果你看重的是软硬体的整合度、智慧家庭功能,以及想徜徉在苹果生态系中的话,那 HomePod 或许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说不定!

🐝 电獭少女 LINE 官方帐号好友募集中!精选每日科技新闻和促咪事件,还有各类 App 的密技心得,就差你没加!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